-
古今中外,能夠準確描繪一場大戰的進程與終局的軍事巨著,無誰可超越《論持久戰》。 毛主席堪稱如神的眼光告訴世人,“抗日戰爭是持久戰,最後勝利是中國的——這就是我們的結論。 今天,重讀持久,特朗普吃敗仗,不也昭然若揭? 每臨大事讀持久,相信是我們同代人的一個好習慣。 葉劍英元帥在上世紀六十年代,面對兩霸揚言核攻擊的危機形勢,留下了“一篇持久重新讀,眼底吳鈎看不休”的名句,也給我這個懵懂少年打開了首讀主席名著的扉頁。 那時,對照抗戰的全過程,驚訝毛主席那麼精準的預判,也粗淺的甚至是盲目的相信,我們走在大道上,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。 走出校門被社會磨練些許之後,開始明白,讀主席的書,重要的不是結論,而是潛心去掌握思想方法,運用方法,在實踐中尋求二次飛躍。 我等這輩,雖然沒有經歷戰爭年代的洗禮,但也有幸經歷改革開放尤其是香港回歸全過程。 從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至今四十多年,可不是換了一面旗幟就完事,而是風雨不斷甚至狂風黑暴。 &nbs...
共1條,共1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