澤連斯基,承認暗殺俄軍中將
烏克蘭戰爭局勢再次撕開了偽裝的和平面具。
當地時間4月28日晚,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高調發布消息,親自聽取了情報與國安部門的行動匯報,並毫不遮掩地宣稱:烏克蘭對俄高級指揮人員進行了「清除」。
這不是暗示,而是直接的承認。
澤連斯基甚至強調,烏方將推動新一輪對俄羅斯的制裁,進一步升級對抗。
與此同時,多家媒體確認,烏方所謂的「清除」,正是針對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莫斯卡利克中將的暗殺行動。
25日,一輛汽車在莫斯科州巴拉希哈市爆炸,俄方隨即證實死者正是雅羅斯拉夫·莫斯卡利克中將。
緊接著,俄聯邦安全局迅速行動,逮捕了烏克蘭籍特工伊格納特·庫津,並公佈了全部細節:庫津受僱於烏克蘭情報部門,收取18000美元,專門執行這次針對俄高官的刺殺任務。
調查人員確認,庫津供認不諱,目前正在接受持續審訊。
這一系列行動,毫無疑問地暴露出烏克蘭政府在當前局勢下的戰略選擇:明面上談和平,背地裡發動恐怖暗殺。
而且,正當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將在5月8日至5月11日之間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實施72小時停火時,烏克蘭外長瑟比加卻一邊口頭回應俄方停火提議,一邊變本加厲指責俄羅斯不是真心和平,要求俄方「立刻停火」,並聲稱烏方「準備支持真正持久的和平」。
這一連串表演,荒謬至極,虛偽至極。
從邏輯上講,烏克蘭刺殺俄軍高官,與和平完全背道而馳。
一個真正想要停火、想要政治解決的國家,不會在談判桌還沒鋪開前,就在敵方首都後院引爆炸彈。
更不會一邊假惺惺呼籲「立即停火」,一邊通過情報系統指揮暗殺行動。
這種背信棄義的操作,只能說明烏克蘭根本無意真正停戰,真正想要的,是繼續將局勢推向更加不可控的邊緣地帶。
這次暗殺行動的性質極為嚴重,不同於以往戰場上的正常交戰,暗殺敵方高級將領,特別是在本土城市中心,通過爆炸實施定點清除,已經觸碰到了國際戰爭法和國際關係最敏感的底線。
這是標準的國家恐怖主義行為,且由澤連斯基政權公然承認。
這種行徑,無論烏克蘭怎麼包裝,怎麼在國際媒體面前扮演受害者角色,都無法掩蓋其作為衝突加劇主動推手的事實。
瑟比加的回應更是充滿了破綻。
他一方面在社交媒體上強調「烏克蘭希望和平」,另一方面又叫囂要加強對俄羅斯的施壓,要打破俄羅斯任何想要扭轉局勢的幻想。
這種話術,不過是赤裸裸的戰爭動員令,只不過換了一個披著「和平」外衣的說辭。
烏克蘭所謂的「和平」,其實質不過是要求俄羅斯單方面停火、撤退、認輸。
而一旦俄方展現出任何示弱跡象,烏方立刻會變本加厲,繼續推進軍事攻勢。
這種「和平」,實質上是徹頭徹尾的戰爭陷阱。
俄羅斯方面此次的停火提議,本意是試圖在國內重要紀念日為衝突降溫,至少暫時緩解前線壓力,同時也向國際社會展示克制姿態。
然而在烏方來看,任何形式的緩和都是一種可乘之機,一種可以利用的短暫喘息,以便為下一輪軍事衝突積蓄力量。
烏克蘭外長嘴上說著支持「可信、持久的停火」,但從行動上看,烏克蘭政權根本無意真正實現和平,只想借助外部援助和內部動員,繼續把戰爭推向更高烈度。
烏方還大肆宣揚過去三年國防工業產能提升六倍的「成就」,聲稱已經可以自給自足40%的武器需求。
這種自我吹噓,與現實戰場上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:前線陣地頻繁易手,西方援助遲遲不到位,兵員嚴重枯竭,士氣普遍低迷。
烏克蘭政權竭盡全力營造出一副「節節勝利」的假象,不過是為了掩蓋國內民眾對無休止戰爭的厭倦和對國家未來的絕望。
在這種局面下,刺殺行動並不會成為烏克蘭的勝利信號,反而會加速局勢全面失控。
俄羅斯方面已經明確表態,如果烏方破壞停火,俄軍將「及時且充分地回應」。
而根據以往經驗,俄方的報復從不會手軟。
從頓涅茨克到哈爾科夫,從赫爾松到扎波羅熱,每一次烏方挑釁,最終換來的都是更加猛烈的打擊與更大的損失。
最可悲的是,烏克蘭政權至今仍在幻想可以通過極限操作、局部勝利,重新獲得西方持續不斷的援助支持,進而逆轉戰局。
但現實是,無論美國還是歐洲,內部早已疲態盡顯,對烏克蘭的興趣和投入持續下滑。
澤連斯基可以繼續在舞台上表演「鐵血總統」的角色,可以繼續指揮情報部門在莫斯科街頭點燃爆炸,但能否挽救烏克蘭整體頹勢?
答案顯然是否定的。
戰爭的走向已經越來越清晰:烏克蘭越是窮兵黩武,越是暗殺、爆炸、挑釁,越是把自己推向孤立、崩潰與徹底失敗的深淵。
刺殺行動,不是勝利,而是絕望的宣洩;拒絕和平,不是英雄,而是自掘墳墓。